來源|《知識經濟》
作者| 黃永建
本文字數:2100,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
帶有倍增模式的社交零售企業是否都面臨涉傳的風險?
堪稱中國微商第一品牌的TST曝出涉嫌傳銷被立案調查一事,頓時在社交零售界引發軒然大波?!吨R經濟》雜志邀請到一直專注于涉傳案件處理的湖南理曜律師事務所,由他們來談談此事件對中國社交零售行業的影響。
知識經濟:微商巨頭TST因涉嫌傳銷被某地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,該案大概是什么樣的情況,目前有何進展?
理曜律師:從網絡公開信息來看,該案性質是行政處罰,辦案主體是市場監督管理局,案由是傳銷,涉案主體是上海市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,立案調查時間是2021年6月5日,辦案法律依據是《禁止傳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,在凍結涉案財產方面由人民法院執行。該案已經案發長達半年之久,只是在2021年末由于媒體的廣泛報道,才被廣為人知。目前案情正在調查之中,尚未結案。據我們以往辦理傳銷案件的經驗,辦案機關這段時間會對案涉資金進行梳理及鑒定,對會員數據進行鑒定,對案涉人員進行問詢,并進一步搜集案涉物證、書證等工作。
知識經濟:TST被曝涉傳后,很多人都在猜測其中原因,有人認為跟該公司被舉報有關,也有人認為TST樹大招風,遲早會被查,你們怎么看這個問題?
理曜律師:從行業來看,微商企業被查的案例屢見不鮮,如我們代理的佐丹力159案件,以及摩能國際、呂家傳等微商頭部企業都曾因涉嫌傳銷被主管部門調查并依法處理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傳銷案件,既可以依據工作中發現案情而辦理,也可以依據群眾的舉報而調查,還可以依據上級主管部門指定辦理。我國遵循依法治國方針,一切案件的辦理都是在法律框架之中。因此,打鐵還需自身硬,無論是何種案發原因,歸根結底都是企業自身出了問題。
知識經濟:像TST這樣的社交零售企業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后,一般應該如何處理?
理曜律師:簡單來說依照如下幾條:
1、定性問題。首先從法律著手,認定是否構成了傳銷。
2、定量問題。判定是嚴重違法還是普通違法,其處罰額度會有很大不同。
3、證據問題。判定辦案機關的證據是否存在非法證據或者證據不足,以及提交公司的合法證據及定量輕度的證據。
4、主體問題。是否存在處罰主體錯誤等情形。
5、管轄問題。案件的管轄權是否存在問題。
6、配合問題。案件發生后一定要積極面對,而且要及時,不能消極被動等待,像TST被立案調查半年之久仍未結案,可能是沒有重視及時性原則。
7、態度問題。企業一定要積極整改,化危為機,畢竟法律也秉承著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。
8、輿情問題。注意輿情管控,不干擾辦案機關合法辦案,不信謠不傳謠。
知識經濟:我們看到,目前TST涉傳案件是由市場監管局立案審查,說明還沒有上升到刑事案件的程度。就你們判斷,該案未來的發展會是什么樣的走向,有哪些可能?
理曜律師:目前來看,市場監督管理局會繼續調查,并在法定時間內,依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定論,如果不夠成傳銷,則會撤銷案件;如果構成傳銷,則依據《禁止傳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出具《行政處罰決定書》,并進行處罰,包括罰款、沒收非法所得、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等。
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進一步的調查中,如果發現該公司符合《刑法》第224條之“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”的話,也會依據法律將案件移交至公安部門進行刑事立案。若此,則調查主體可能會擴大到企業負責人、股東、企業管理人員、會員等。
知識經濟:帶有倍增模式的社交零售企業是否都面臨涉傳的風險?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理曜律師:不一定,但是,當企業沒有依法依規進行合規管理,不重視法律,違反法律規定野蠻生長時,風險一定伴隨而來?;ヂ摼W高速發展,讓社交零售企業有了更多新的玩法,但是,企業往往只對有利于自己的《電子商務法》規定的鼓勵模式創新引起重視,卻忽視了《禁止傳銷條例》及《刑法》224條同樣在規范著行業的發展,導致了企業觸碰法律紅線毫不自知,這是一種不全面學習法律常識的結果。顯然,無論是再新穎的玩法,在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,都需要尊重法律,心存敬畏。特別是在《禁止傳銷條例》的完善與社交零售市場現狀想必有所滯后的特殊情況下,企業更應該做足功課,謹慎面對潛在風險。
知識經濟:目前,有沒有完美的獎金制度可以完全規避社交零售企業的涉傳風險?如果沒有,有什么改進的空間?
理曜律師:獎金制度并不是企業涉傳與否的唯一判斷標準。趨向完美的獎金制度當然存在,但在我們的司法實踐中,同樣的獎金制度,不同公司使用,有的涉嫌傳銷,有的卻不涉嫌。判斷是否涉傳是一個系統工程,公司的整體運營模式的風險管理也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高度重視,更需要有專業機構、專業人士的輔導。
知識經濟:社交零售企業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合規系統建設,有什么建議嗎?
理曜律師:社交零售企業要根據企業特征及社交零售企業的特點,再加之電商企業、互聯網企業的共性,進行綜合的、系統的、有針對性的合規建設,比如企業宣傳、經銷產品、拓客模式、會議招商、分潤模式、會員關系、加盟模式、實體店運營、協議合同、物流體系、結算系統、數據安全、財稅管理、商業模式、危機管理、企業資質、售后服務、電子商城等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合規建設。社交零售企業要重視上述各環節的法律合規建設,以系統思維構建法律合規體系,同時遵紀守法、敬天愛人,以社會責任立身,以創造價值為本,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風險,少走彎路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網站未標有“原創”的稿件均為轉載稿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系本站。
上一篇 可口可樂首涉社交電商
下一篇 九問元宇宙
直銷百科網 dsbaike.com 微信號:dsbaike QQ:190801756 電話:023-63791209